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都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家最新对世界主粮水稻研究提出并证实一种异源四倍体野生稻驯化的全新策略,将为有效应对未来全球粮食危机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开辟全新作物育种方向 水稻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提供主粮。虽然中国在水稻育种领域已取得辉煌成就,但仍然迫切需要新策略来应对未来的粮食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则是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在全球首次研究提出并证实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 这项最新研究为未来粮食危机应对提出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出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未来四倍体水稻新作物的成功培育,将有望对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培育领域完成的这一重大突破性进展成果论文,北京时间2月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 四阶段推进四倍体野生稻驯化新策略 论文主要通讯作者李家洋院士长期致力于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分子机理研究,引领作物高效精准的设计育种。他介绍说,当前的栽培稻是从祖先二倍体野生稻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驯化而来,驯化过程在改良重要农艺性状的同时造成遗传多样性的大量丢失。 除了二倍体栽培稻,稻属还有其他25种野生植物,按照基因组特征又可以分成11类,包括6类二倍体基因组和5类四倍体基因组。其中,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具有生物量大、自带杂种优势、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但同时也具有非驯化特征,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为攻克创制多倍体水稻新作物的难题,李家洋团队首次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并分四个阶段研究推进:第一阶段...
发布时间:
2021
-
02
-
18
浏览次数:10006